歷史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表明,‘兩個結合’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。
推動公民道德建設深入發展,就必須全面把握中華傳統美德與公民道德的核心內涵及其深刻關聯,進而深入探究二者彼此融合的體制機制問題。
多向度、全方位補鏈、強鏈、延鏈,能夠更好挖掘傳統文化寶藏,讓那些沉睡的資源煥發出新的生命力。
中華文明綿延至今,始終在兼容并蓄中歷久彌新,包容性與和平性是其突出特性。
“新中式”的“新”,是更新,也是創新;是溫故知新,也是吐故納新。
五千多年綿延不絕、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,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寶庫。
“典型案例發布”展示了浙江、重慶、江西等地推進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。
新春佳節將近,中國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要來了,確保群眾歡歡喜喜過個好年,是各級黨委、政府的應為之事、應謀之策。
好人故事如同一束光,溫暖而明亮,我們要沐光而行,也要成為照亮他人的光芒。
浙江文旅IP有熱度和流量,但熱度和流量卻不是我們追求的唯一維度。
當前,文化體制機制改革要以“六個堅持”重大原則為指導,著力從“系統集成”“問題導向”“守正創新”三個維度推動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。
文化為科技鑄魂,科技為文化添彩。
“中國好人”并非遙不可及,堅守道德、傳遞愛心、擔當責任,每一個人都可以是“中國好人”,每一個人都可以閃耀自己的光芒。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:“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”。
文運同國運相牽,文脈同國脈相連。
完善文化數字化治理體系,一是加強文化數字化新標準建設。
一個國家、一個民族的強盛,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,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。
百年大黨,正道滄桑。在我們黨百余年的歷史征程上,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有自己的鮮明氣象。
守正創新是中華文化賴以繁榮興盛的重要密碼。
思想力很大程度上決定影響力。
能夠為人民群眾提供豐富多彩的優秀文化產品,是一個時代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標志。
20年來,拒絕酒駕、扣緊安全帶、佩戴安全頭盔、斑馬線前要禮讓、勿占應急道……文明守法出行成為全民共識。
早在浙江工作期間,習近平同志就提出加快建設文化大省,大力實施“八項工程”,并將文明素質工程列為首位。
提升社會文明程度,其關鍵在于全體社會成員文明素養的全面提升。
多年的文明實踐啟示,人是客體,更是主體。
網站簡介 | 聯系我們
©浙江文明網版權所有,保留所有權利
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:浙B2-20080242 工信部備案號:浙B2-20080242-31 公安備案號:浙公網安備33010302000926號